果实着色差的原因:
1、光照
在花色素的合成过程中,光照的影响较为重要,因为光是花色素合成的诱导因子,其过程或者需要光或者是光提高其合成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完全无光照的果实能够正常成熟,但却无花色素合成;果实接受光强是自然光强的70%以上时,着色良好;光照强度低于全光照70%时,花色素的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2、温度
对花色素合成影响较大的是昼夜温差,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碳水化合物积累越多,而夜间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越少,相对碳水化合物积累越多,为花色素的合成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前提。
3、养分积累状况
糖是花色素合成的一种原料,一般情况下,果实中花色素的含量随着含糖量的增加而增加。
葡萄超产栽培、超大果穗、超大果粒栽培均会影响着色、延迟成熟,主要原因就是负载量过大,果实中的糖积累不够,影响花色素的合成。
4、水分
水分与花色素的合成与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温度因子共同作用影响花色素的含量和稳定性。果实成熟期灌水或降雨过多,致果皮细胞含水量过多,从而降低糖、酸和花色素的浓度,所以果实着色差。
调查表明,干燥土壤上生长的葡萄含糖量高,着色较好。很干旱的地方适当灌水后果实上色鲜艳,因水分适宜,有利于花色素的合成和积累。
促进果实着色措施
1、在果实生长过程中,合理利用与控制浇水有利于果实着色;结合剪除过密枝、病枝和疯长枝,有利于通风透光,同时,巧摘叶,实现比较好的叶果比。当气候干燥时,果树会生长缓慢,树体会从果实中吸收水分,使果品质量降低——应该适当渗灌、沟灌等补充果树必要的水分,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涝,采取果园生草消耗果园中过多的水,使果实着色期土壤的含水量在55%左右。
2、果树各个时期的需水规律有所不同,幼果期温度低根系活动慢,只要不是很干旱不要浇水,有些果树如桃、李、杏树较耐旱。着色膨大期需水多,如果天气干旱则要浇水,并划锄保湿——果树的膨大增甜着色都离不开水肥的参与。
3、合理施用肥料,保证营养供应,果实着色和营养供给有很大关系,使用山东高晟联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的果果红喽-健派,着色好、增糖度、果粉多、不软果。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