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钻心虫是农民朋友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的习惯性称呼。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能钻入稻秆中取食,只要是种植水稻的朋友,没有不反感它们的,在以前还好防治,近几年来,随着抗性的增大,一些农药打上去,完全起不到作用,一株水稻上,很多虫子,让人发愁。
水稻钻心虫防治困难的原因?
一、世代交替。钻心虫越冬场所多,导致孵化时期不同步,世世代代重合,虫龄、大小掺杂。
二、虫体隐敝。二化螟、三化螟幼虫钻进水稻茎杆内,普通的触杀类杀虫剂无法触碰到虫体;目前进入7-8月高温天气,一是药剂分解速度快,二是大部分害虫都躲于阴凉背光处,防虫效果并不理想。
三、没有选对合适药剂。对付水稻钻心虫需要选择:具有持效期长、杀虫全面、安全快速、内吸性强等特点药剂。建议使用高收水稻增产套餐。
水稻钻心虫有什么危害特点呢?
二化螟:幼虫通过蛀害水稻叶鞘、心叶、稻茎,造成枯鞘、枯心苗、白穗。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到2~3龄后蛀入茎秆,造成枯心、白穗和虫伤株,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三化螟:水稻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期这两个生育期,是水稻受三化螟幼虫危害的“危险生育期”。水稻分蘖期,稻株柔嫩,幼虫很易从近水面的茎基部蛀入;孕穗期稻穗外只有1层叶鞘;孕穗末期,当剑叶叶鞘裂开,露出稻穗时,幼虫极易侵入。
大螟:危害症状基本同二化螟。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为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区别于二化螟。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
药剂防治:
第一遍使用高收方方面面增产套餐:水稻分蘖期
防治水稻钻心虫(二化螟、三化螟),纹枯病;促根壮苗,茎秆粗壮,抗旱抗涝,打破顶端优势。
第二遍使用高收方方面面增产套餐:水稻破口前5-7天
防治水稻钻心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促进水稻小穗分化,增加花芽分化,增加穗粒数。
第三遍使用高收方方面面增产套餐:水稻齐穗期
防治水稻钻心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防早衰,落黄好,灌浆度高,空壳少,千粒重增加1-2g。
水稻喷施3遍高收增产套餐,防虫抗病至少亩增产200斤。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