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一粒小小的种子承载粮食安全这“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手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培育的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种均占改革开放以来培育品种的一半以上。我国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5%,其中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生产用种均为自主选育,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为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在无数“资源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种质资源工作逐步推进。截至2020年底,国家种质库圃保存总量累计已超过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行动,截至目前,新收集农作物、畜禽、水产资源分别达到11万份、6万份、5万份,一些濒临灭绝的资源又重获发现。
目前,我国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为核心,152个制种基地县为骨干的“国家队”基本形成,保障着全国70%以上的农业用种需求。
来源:光明网与科普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