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利奇马”的影响!玉米倒伏很严重。有农民说,玉米倒伏了?
玉米此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玉米田出现淹水或倒伏,应该如何管理呢?
一、淹水地块,尽快排出积水。
玉米是一种既怕干旱又不耐涝的作物,当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时,玉米就会发育不良,被水淹没3天,玉米存活率基本就很低了。田间若有明显水层的,要尽快挖沟排涝,将田间积水及时排出,防止淹水死苗,无法自然排出的,要用抽水机强排。若无明显水层,但田内水分已经饱和,可在田内挖40厘米深的水沟,引出积水。
要是水淹造成大面积绝收,则需要及时改种短季蔬菜,以减少损失。
二、对于倒伏严重,正确应对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
三、及时补追肥料,保证玉米生长需要。
玉米受灾后,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可采用叶面喷肥,用3%的尿素溶液加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喷肥时间应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以防烧叶。受灾较轻的地块可补追氮肥,受强降雨和积水影响,田间氮肥淋失严重,应及时补追氮肥,可每亩撒施5-7千克。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