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2%、农膜科学使用回收率达84%……近日,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阳通报了2023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畜禽和水产品主产区之一,人口密集、水系发达。近年来,以水产畜禽养殖等污染为代表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四川省小流域水质达标的重要制约因素。陈阳认为,在奋力书写回答“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这份历史考卷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决定这份答卷能否体现“高水平”的重要分值项。近两年来,四川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循环利用”综合治理,统筹种植业、养殖业全要素治理,紧盯重点流域水产畜禽养殖等高风险污染,扎实推动“两减两高一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落地有效。“两减”即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两高”即促进畜禽水产污染高效管理和农作物秸秆高水平利用,“一提”即提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
有哪些亮点举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形成机理复杂等特征,四川省主要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巩固提升种植业污染治理、推进畜禽养殖业粪污综合利用、开展水产污染高效管理四项举措系统、科学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陈阳表示。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方面,聚焦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分批次以县为单位,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在种植业污染治理方面,努力在保产保供和节肥减药的两端寻找平衡点,借力借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力有效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在161个地膜使用大县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等。在畜禽养殖业粪污综合利用方面,大力开展配套粪污处置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沼气种业循环利用模式。此外,四川省还扎实开展水产污染高效管理,全面建立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体系,实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在全省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等五大行动。
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四川省2024年有何亮点举措?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力量整合,持续夯实原有工作基础,全面开展农业行业系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自查整改,加快推进全省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与风险预警能力提升,着力“一盘棋”抓实抓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保驾护航。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