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岁首,农为行先。祖国大江南北陆续进入春耕备耕时节,各地抢抓农时,切实保障农资供应,春耕备耕有序开展,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近四成,抓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这之中,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供给,又是保证春播质量、助力粮食增产、巩固种植效益的重中之重。各地有关部门务必要压实责任,强化农资服务,严把质量关,迈好春耕备耕第一步。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各地要充分认识到“好种产好粮”,尤其要注重科研创新选育,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好现代化种业基地,培育适合本地种植条件的“金种子”。同时,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积极提供技术支持,为春耕备耕供应丰富优质的新品种,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良好条件。
抓好春耕备耕生产,还要确保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与质量。近日,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部署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并派出10个调研指导组分赴地方开展农资打假工作调研,针对“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和网络越区违规售种2个问题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各地要迅速开展农资质量大排查,及时发现问题,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切实净化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涨价信息等行为,确保农资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质量可靠,维护农资市场平稳运行,让农民群众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农资成本是种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地要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在补贴资金实际发放过程中,要严格监督管理,切实将农资补贴及时、准确发放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确保农民不误农时购置农资、安排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二十连丰”,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态势,确保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农资供给和农资质量,将为接续丰收提供有力保障,巩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基石。
来源:人民网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