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广东广州组织召开202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总结了202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和测报工作成效,会商了2025年发生趋势,研究部署了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4年全国测报体系加密加力调查、及时调度信息,积极创新机制、提升设备性能、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实现了设备标准化、技术智能化、数据通融化,数字化精准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提升,为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赢得了主动。 会商认为,202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形势严峻。小麦赤霉病、茎基腐病、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纹枯病,玉米南方锈病、大斑病、穗腐病、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油菜菌核病,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害重发风险突出。 会议强调,各地要充分认识测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绿色发展为引领、智能高效为目标,充分发挥监测预警在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智慧农业等方面作用。一是做好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随着极端天气常态化、大面积单产提升措施推广等,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重发区域等发生变化,要加强监测调查,摸清规律、掌握动态,在关键时期组织趋势会商发布情报。二是加强队伍能力素质培养。提高对测报工作的公益性、专业性、技术性认识,立足岗位职责,强化能力本领,确保监测预警等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查实情、报实数。三是加快新装备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强与科研机构、研发单位和生产企业合作,推进智慧测报前沿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织牢织密监测预警网络,形成全国统一的覆盖全域的平台化管理体系,实现病虫害早期精准监测、智能防控决策、科学高效防控。 全国30个省级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各区域代表省份植保站长以及国家气象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参加会议。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王建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何国威出席会议并讲话。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