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用以,广东对稻水象甲的防治取得了成效!”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副所长张振飞在广州从化举行的稻水象甲防治技术研讨会之上,总结了广东省稻水象甲入侵性害虫的防治情况。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入侵物种风险评估监测预警通用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主办,广州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旨在总结广东省防治稻水象甲入侵种的经验,探讨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进展及效果
华南农业大学卢永跃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管理部程俊峰副主任、五华县农业农村局杨尚副局长等30多位专家和领导出席了会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秘书长聂欣志,广东省农业厅植物保护与植物检验处研究员萧志雄。
害虫入侵有害但可控
张振飞介绍,稻水象甲起源于北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之上最具威胁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生物之一自然的。具有寄主范围广、扩散速度快、幼虫难以控制等特点。
据了解,稻水象甲在华南地区可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它的成虫损害叶子,幼虫损害根部,这通常会导致水稻减产10%-30%。在严重的情况之下,它可以达到50%超过,甚至作物歉收。自1988年在唐山市唐海县首次发现以后,已入侵全国26个省,被列为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家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湖南省作为水稻主产区和稻水象甲发生的高危区,积累了宝贵的病虫害防治经验。研讨会之上,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物巡查站副站长张正兵提到,目前湖南省稻水象甲的防治主要从“综合治理、分区围剿、延缓蔓延、减少损失”入手,有效地阻止害虫的传播。重点监测稻水象甲虫的发生区和边缘区,及时制定防治方案,并在江岸(湘江流域)、铁路、公路(国道)等交通干道周边列出稻田等潜在扩散区和公共区域,京广铁路、湘黔铁路沿线各县)进入重点监测和普查区,设立监测点,及时报告疫情,迅速封锁和扑灭。同时,对于尚未发生的地区,要采取严密的预防和防御战略,确保不受伤害。
2017年4月,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柳镇稻田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为害,为广东省首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梅州市农业农村局、五华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厅高度重视。萧志雄说,省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积极部署了水稻水象甲防治工作,并希望与市、县农业和农村局、农业科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等部门合作开展。开展稻水象甲疫情普查,加强检疫,加强防控宣传,并组织专业防控队伍,将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省有关部门还将提供专项扶持资金。近三年用以,灾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受灾程度大大降低。目前,梅州市仅五华县和平原县有害虫,且未继续蔓延,防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会之上,五华植物检疫站站长刘志华重点介绍了五华县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他说,五华县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地形复杂,害虫发生规律性不强,且发生面积呈明显的跳跃分布。五华县水稻水象甲防疫形势严峻,病虫害蝇、游、寄主植物多,趋光性强,抗虫能力强,难以完全阻止和阻止害虫的传播。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弃耕地和山城耕地的增加,为害虫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是,一些农民对稻水象甲认识不够,重视不够,也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步围剿稻水
2017年5月,平远县八尺镇、查干镇第一次普查发现稻水象甲受到危害。截至目前,巴池镇、查干镇最早的病虫害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中航镇、石正镇已发现稻水象甲疫情,并积极开展防治工作。据平原县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站农艺师林杰欣介绍,平原县稻水象甲的危害特征与五华略有不同,表现出晚稻早发生、轻发生的特点。苗期3~4月,部分农田受损严重。
林杰欣说,防治水稻水象甲应做好及时调查,选择化学品,以及水和干旱的旋转。首先,要及时发现虫情;其次,要正确选用杀虫剂(氯丙嗪、氯丙嗪、噻虫嗪、氯菊酯);最终,要做好水旱轮作,阻断稻水象甲传播的中桥。
为彻底治理稻水象甲,平远县、五华县农业部门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一防治技术,组织农民统一喷洒农药,推广植保无人机喷洒,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农药防治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
广州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两县统一管理条例的承办单位之一。该公司项目负责人谢家勇还在研讨会之上详细分享了稻水象甲统一控制规则的控制周期、控制技术方案和农药使用情况。
了解详情可关注“农资导向”公众号,

咨询电话:0531-8801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