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应当记住:农民对于新中国的创立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宏观战略制定与实施,农民付出了很多。
我们感谢农民,是因为农民端稳了中国饭碗。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实行“大包干”后,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生产连续丰收。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十几连增,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如今,我们端稳了中国饭碗,在国际上有了底气和实力,发展也有了更大的战略主动和回旋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感谢农民,是因为农民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
40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离不开农民的巨大贡献。高楼大厦大多是农民工建设的。城里的大广场、大马路,还有高速公路、地铁、桥梁,也都包含着农民和土地的支持与奉献。他们为城里人创造了舒适优越的生活,而他们衣着依然朴素,吃、住远不如城里人舒服。
农民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城里享受高速路、高铁贯通带来的便利生活,农村人却要走着崎岖颠簸的路翻山越岭。当城里学校教学楼林立,高科技设备齐全,应有尽有,农村却连一所小学也留存不下。
我们感谢农民,是因为农民养护了中国生态。
随着生态文明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农民肩负的使命也更多。他们在为全国人民“搞饭”、为城市发展“搞活”的同时,还在为城乡大地“搞绿”。中国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精耕细作”的农艺模式、“绿色发展”的追求坚守,其源头都来自农民的生产生活。如今,农民仍在守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用乡愁情感抚慰人们的“心”,以稻田林地涵养人们的“肺”,产绿色食品滋补人们的“胃”。
感谢农民的奉献,肯定农民的价值,不仅承农民的情、记农民的好,还要谋农民的福。
面对仍然存在的农民弱势、农业短腿、农村落后的状况,面对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
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义务,尊重农民、帮助农民、支持农民,感谢农民的奉献。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
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失墒加快,部分地区旱情快速发展。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上述地区还将有阶段性35℃以上高温天气,且降雨偏少,高温干旱可能持续发展,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南怀化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水稻主产区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机构的测报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综合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寄主作物栽培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商分析了下阶段发生趋势。预计2025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1亿亩次,虫害发生面积6.3亿...
7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理论研讨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在会上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系统展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4》是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