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的经营理念
老式农资经销商缺乏斗志,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他们逐渐成为“钱袋子”、“中转站”和“搬运工”的厂家。
新式农资经销商有理想、有目标、有动力,积极求变、求进步。他们与制造商形成“利益共同体”,成为他们的“区域战略伙伴”。
2、品牌意识不同
老式农资经销商缺乏品牌管理意识,喜欢卖便宜易卖的杂牌产品,不敢卖高端品牌产品。
新式农资经销商他们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推广品牌产品,并有打造个人品牌和公司品牌的想法。
3、产品结构不同
老式农资经销商根据体验和感受选择产品。他们经营的品牌和产品混杂无序,库存压力大,现金流紧张。
新式农资经销商依靠专业和数据来选择产品。他们经营的品牌和产品少而精,用“方案产品”来解决赊销这一顽症。
4、不同的公司形式
老式农资经销商主要是夫妻店、父子店等个体工商户,管理不规范,决策随意性太强,无法做大市场。
新式农资经营者采取公司化经营,依靠制度管理人,按流程办事,用数据决策,用结果说话。他们是农资市场的生力军。
5、制造商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老式农资经销商和制造商间的关系是压力和反压力的关系。制造商间缺乏信任,关系也不稳定。他们随时面临调整的“终点”,经常被迫更换产品。
新式农资经销商与生产厂家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积极配合厂家完成任务,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与厂家建立良性、和谐、长期的关系。
6、渠道管理是不同的
老式的农资经销商在把商品交给零售商之后,忽视并放任自己。市场运作要么使零售商生存下来,要么依赖制造商的支持,因此他们缺乏对上游渠道的控制。
新式农资经销商不仅引导零售商选择产品、展示和促销,还帮助零售商为农民服务。零售商不仅赚钱,还帮助他们成长。渠道控制力强。
7、销售团队不同
老式农资经销商要么没有销售团队,要么在农忙时临时找几个人来经营市场。销售要么是零售商主动要求进货,要么是依靠厂家的销售员协助开发。
新式农资经销商有自己的专职销售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他们与制造商的业务人员合作开发和维护市场,并与零售商合作为农民服务。
8、不同的营销模式
老式农资经销商在价格和信用之上竞争,只销售低端产品,利润率低,销售、资金、库存压力大。
新式农资经销商对技术和服务的争夺,通过技术和服务形成竞争优势,利润空间大,资金回笼快。
9、技术服务不同
老式农资经销商只负责销售商品,不提供技术服务,零售商和种植者间缺乏粘性。
新式农资经销商销售“作物生长解决方案”,并拥有专业的技术服务队伍,帮助农民解决作物种植和农业技术难题。
10、不同行业地位
老式农业手段经销商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之中的一些仍然是当地的大经销商,但大多数都面临增长瓶颈,在市场之上缺乏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式农资经销商目前规模可能不大,但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增长空间。他们在区域之内拥有话语权和号召力,这是未来农资经销商演进的方向。
了解详情可关注“农资导向”公众号,

咨询电话:0531-8801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