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溴异氰尿酸,又被叫做“消菌灵”、“菌毒清”,是一种消毒剂经常广泛的用于游泳池、医疗场所和自来水公司。而且都说它还能够治疗香港脚。
50%氯代异氰尿酸在农业之上应用广泛。它是一种广谱、无公害、环境兼容的农药。具有内吸和保养的双重功能。能迅速有效地杀灭危害农作物的真菌、细菌和病毒,对农作物病害有特殊疗效。
氯溴异氰尿酸的杀菌机理
氯溴异氰尿酸喷洒在作物表面时能缓慢释放溴酸。在水中,次溴酸的活性是次氯酸的4倍,对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杀灭能力。
亚溴酸通过之内吸收和传导释放的基质组成三嗪二酮和s-三嗪,具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
我们不仅可以预防和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而且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
防治对象
叶类蔬菜:甘蓝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枯萎病等
香蕉:叶斑病等
甜瓜: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叶斑病等
小麦、玉米:纹枯病、赤霉病、锈病、粗缩病、叶斑病、枯萎病
葡萄:黑斑、白腐、灰霉病、褐斑
苹果、梨、桃:疮痂、褐斑、腐烂、环腐、穿孔、流胶等
花卉草坪:病毒病、根腐病、基腐病,等
茄科蔬菜:晚疫病、青枯病、腐烂病、病毒病等
生姜:姜瘟病、青枯病等
柑橘类:赤霉病、溃疡病、腐烂病、炭疽病等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叶斑病、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等
适合于防治复合病害
农田病害无序。通常,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真菌可以实现感染。植物表面形成伤口之后,其他真菌、细菌和弱寄生菌乘机通过伤口感染,使田间病害混杂在一起。氯代异氰尿酸是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有效成分,是最适宜的复合病害防治方法。
创伤的快速闭合
植物表面的蜡层,就像人类的皮肤一样,在维持植物外部排列方面起着作用。病害发生之后,蜡层被细菌破坏,植物被安排暴露。
氯代异氰尿酸对植物蜡层无影响,种植安全。植物病斑出现之后,蜡质层被破坏。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接触暴露的植物排列之后,会很快导致病斑最表面的植物细胞被堵塞,即病斑最表面的植物细胞不透水、不透气,实际上可以封闭病斑,有效地阻碍病斑的持续发展。
对细菌性疾病有很高的疗效
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上升,但是有用的杀菌剂的种类正在减少,特别是农业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康唑从原药品注册之中撤销之后,只剩下中生霉素、春雷霉素、铜剂等抗生素。
结果表明:中生霉素、春雷霉素速效性差,总体防治效果不高;有机铜制剂(喹啉铜泰森铜)安全性较好,但速效性较差;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速效性强,安全性差,在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存在缺陷。
氯代异氰尿酸可直接导致细菌细胞死亡。另外,它能封闭植物伤口,细菌性疾病引起的病斑经药物治疗之后迅速干燥,对细菌性疾病有很好的速效作用。
对病毒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氯代异氰尿酸对病毒病的作用最为显著。田间应用表明,如果一周之内使用两次,可明显减轻现有花叶病症状,说明对病毒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混配性广
溴异氰尿酸混配性很广,但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使用氯溴异氰尿酸
粮食作物:每亩20~40克,25~50公斤水均匀喷洒。
蔬菜、水果、经济作物:南方喷洒2000~2500次,北部喷洒1000~1500次。
浸种:浓度为500mgkg,浸种24小时。
注意事项
为预防和控制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最好每周使用两次。
对于真菌性疾病,有效期短。当只控制真菌性疾病时,不建议单独使用。它可以与其它元件配合使用,保证有效期,提高有效速度和可靠性。
配药时,先溶解氯代异氰尿酸,再加入其他成分。
了解详情可关注“农资导向”公众号,

咨询电话:0531-88016144